在今年5月1日《办法》正式实施以后,《首席财务官》记者走访了以建设银行养老金业务总经理陈玉祥、平安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学连、博时基金副总裁董良泓和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黄健斌为代表的三大系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会计师傅俊元和美世养老、风险与金融咨询总监冯元石,大家普遍认为,11号令使企业年金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竞争理性化
截至2010年底,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为33210个,参加职工为563.45万人,托管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为2809.24亿元。受托管理金额为1474.65亿元,投资管理机构实际运作资金2452.98亿元。其中,托管和帐管业务是银行系的天下;受托业务则是保险系独大,占总受托额的70%;而在投资方面,保险系和基金系基本算是平分市场,其中保险系占比为47%~48%。杨学连认为,这说明企业年金市场经过七年的洗礼,对银行系、保险系和基金系的市场角色定位已成基本共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年金的市场竞争会因此弱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市场中僧多粥少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杨学连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管理机构有30多家,而每年新增企业年金计划有限,市场还处在发育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度演变为恶性竞争,接近“零成本”收费,甚至承诺保底收益,这给管理机构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造成盈利点后延,他预计年金市场还需3~5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为了解决企业年金收费标准不一和收费过低等问题,监管部门和各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形成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约定不得以零收费或低于成本的价格承诺向客户提供服务。陈玉祥认为《公约》最大的价值在于规范市场,促进有序竞争,实际上是有利于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有利于确保客户利益。
公约约定:受托费率不低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帐户管理费每户每月不低于人民币1元;托管费率根据企业年金基金不低于企业年金财产净值的0.7‰;投资管理费率含权益投资型的,不低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6‰;不含权益类型的,不低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精致的3‰。
当然这个下限并不是绝对的,公约另约定单个企业年金计划基金财产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受托管理费、托管费、投资管理费可以在本约定的最低收费标准基础上打8折,单个企业年金计划帐户管理数在30万户以上的,账户管理费可以在约定基础上打8折。
“初期的企业年金市场是不理性的”,杨学连认为《公约》是一个市场回归理性的最典型的例子。
陈玉祥表示,企业年金业务在建行是战略性、基础性和方向性的业务。一方面企业年金业务是建行产品链上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业务可以提高产品的覆盖度和客户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以企业年金为代表的养老金业务对于银行改变靠利差吃饭的现状,调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作为国际一流银行,不能没有养老金业务。“国际资本在对建行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了解建行的养老金业务。”为此建行在发展养老金业务上没少下苦功。
不可否认,在企业年金市场保险系具有先天优势,其团险与企业年金有很大共性。 杨学连表示,“企业年金说白了就是将原来保险公司利用保险的形式解决企业养老的问题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并以年金的形式解决。”保险公司原来利用保险的形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且对客户养老保险的需求点非常了解。平安集团在2006年实行整合,将平安寿险下涉及到团险的人员和产品全部和养老金公司进行合并。目前平安养老企业年金的规模为受托客户16842家,受托资产313亿元,投资的资产455亿元,在业界排名第一。
此外,企业年金市场的同质化非常突出,除了三大系的竞争之外,同行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如何发挥建行的的优势显得非常重要。陈玉祥介绍,以账管业务为例,目前至少有十几家银行在做,建行的最大的优势在其优质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客户关系,以及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力,包括查询、上门服务、归结支付的便利程度、银行的渠道、网点以及先进的账管系统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等。说到底,就是要从市场需要出发,有效地把建行的综合优势转化为企业年金的市场优势。受托人更关心的则是收益率和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从这一角度说,银行制度的规范程度,风险防范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建行账户管理已经签约300万户,受托管理金额超过150亿元,托管资产将近500亿元。
——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