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保代理、上海社保代理全国热线:400-656-0878
杭州社保代理、上海社保代理杭州热线:0571-88210754
杭州社保代理、上海社保代理上海热线:021-64307632
杭州专业人事代理、社保代理、社保挂靠、人事外包、杭州人才派遣、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公司 杭州专业人事代理、社保代理、社保挂靠、人事外包、杭州人才派遣、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公司
人事外包,社保代理,劳务派遣
人事外包
人事外包,社保代理,劳务派遣
 
人事外包,社保代理,劳务派遣 企业人事外包-什么是人事外包
人事外包(HR Outsourcing Managed Service)即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核心部分的工作全部或部分委托人才服务专业机构管(办)理,但托管人员仍隶属于委托企业。这是一种全面的高层次的人事代理服务。more...
高端养老项目惹争议 政府被指补贴错位
在基本养老服务短缺、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并存的现状下,天津市动用公租房土地及公益基金会支持高端养老项目,被认为是补贴错位

  从天津市宝坻区向西北方向驱车十余公里,即是“全龄化绿色生态宜老社区”上河苑。此地西距北京72公里,南到天津80公里。路过的农民看着这个从大片农田里拔地而起的项目,总是不免困惑:怎有城里人会到这里来买房子?

  到今年10月,此困惑可解:那时上河苑将开门迎客。这里将是一座养老社区。围墙上,是一幅幅白发老人颐养天年的画面,“绿色、生态、健康、宜居”的口号随处可见。整个社区共有17栋6到11层的公寓,户型从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2000余套住宅,从外部的电梯、楼道到内部装潢,全部针对老年人生活特性而专门设计。楼下则有包括医院、老年餐厅、老年大学在内的配套设施。

  这只是天津市12个老年宜居社区之一。未来十年内,天津将建设1.8万亩这样的社区,每个社区的规模都将在300亩以上,供10万余名老人集中入住。社区的建设和运作,拟交给市场化机构。

  按照天津市民政局局长张中华的设想,社区公寓“只租不卖”,“只对老人划定居住年限,收取租金,老人在居住期限内拥有房屋使用权,待居住期满,租金退回”。为鼓励市场资本进入,天津市政府将从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并期望将其建设成天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张中华设想,入住老年宜居社区后,老人平均寿命期望高于天津市平均寿命五岁。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转向和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各大中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方兴未艾。而在政府的推动下,天津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养老地产开发项目。

  政府搭台

  在天津市基层民政局官员眼中,局长张中华是一个意识超前的人。“几乎每周的工作会议上,他都要强调、讨论政策,扶持、引导高端养老产业发展。”一位基层官员对财新《新世纪》说。

  张中华所说的高端养老产业,其代表便是老年宜居社区。这个从美国舶来的概念,在中国已酝酿多年。“这是我们天津对传统居家养老的创新,我们叫做集中居家养老。”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在中国大规模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下,老年宜居社区已被正式写入由天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

  该负责人介绍,由于老人集中居住,在社区设计上,可以配备更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更高档的养老服务。入住老年宜居社区的,将是天津市区有着较高收入且追求较高生活质量的健康老人。

  至于这部分老人在整个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他表示,当前还没有准确的计算,但随着老人养老、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老人收入的提高,“市场需求还会进一步发展”。

  不过,中国老人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且消费能力弱,真正侧重于养老服务的老年社区,在国内少有成功的先例。在民政局官员的设想中,养老宜居社区将由“政府搭建平台、社会各方参与、市场化建设”,从而“打破以往单纯靠财政投入发展养老事业的模式”。

  为此,天津市政府在2010年5月成立天津民政局促进老年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2009、2010年连续举办两届“养老设施建设项目招商洽谈会”。

  更重要的支持政策,即在最新通过的《意见》之中。根据《意见》,对于老年宜居社区的用地,天津将从规划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中,按照老年人口比例予以保障。这部分土地的出让价格,将按照公租房政策享受减免优惠。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针对老年宜居社区投资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天津市政府还将出台政策,鼓励金融创新,并成立政府自己的融资平台。具体到后期养老服务的提供,则还会有相应的支持。

  在政府部门看来,台子已经搭好,就等着开发商和运营商们上来唱戏。老年宜居社区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享受这些政策的对价,则是要接受政府的指导。

  公益基金注资

  在这个台子上颇为活跃的市场资本,是2010年6月29日挂牌运营的鸿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鸿福投资)。其背后的大股东,则是天津民政局直管的一家政府背景公益基金。

  由鸿福投资发起并运作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总股本为7500万,市场化运营,盈利按股份分红。其投资方向有四,包括老年宜居社区、高端养老院连锁、老年科技产品开发和老年养生产业。

  鸿福投资的副董事长时宝光大致测算,按面积300亩、容积率1.1、每平方米成本7000元计算,12个老年宜居社区需要185亿元的投资。产业基金准备投入20亿元,参与三个到五个项目,当前正在进行前期筹资。

  天津市福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福老投资)是鸿福投资的发起人,拥有56%的股份。福老投资注册资本2000万元,在民政局局长张中华的协调支持下,享受政府“零注册”税收优惠政策。福老投资的投资人,则是一家公募慈善基金会——天津市福老基金会。2008年12月29日,福老基金会正式成立,由天津市民政局主管,面向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募捐。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400万元,来源于天津市民政局拨付的福利彩票公益金。鸿福投资还有三个股东,分别是两家地产公司和一家钢铁企业。

  不过,福老基金会并不像传统慈善基金那样,去操作或资助具体的公益项目。除了对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资助,以及向一些老年机构捐赠苦瓜汁、卫生洁具等活动,基金会最主要的项目便是投资和融资。

  事实上,福老基金会本身就是天津市为老年产业发展而发起的地方融资平台。民政局将此种做法称作“社团经济创新”,不但“为社会组织和民营兴办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提供融资担保”,还要“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福老基金会前后共向“爱心企业”募集了2000余万元资金。而这些“爱心捐赠”,均为定向捐赠,且享受税前扣除待遇,在捐赠之初即明确是用于成立福老投资有限公司。

  福老基金会、福老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鸿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家机构一套人马,均在同一场所办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企业编制,由基金管理公司支付工资和奖金。据时宝光介绍,作为鸿福投资的股东,福老投资将从产业基金的运作里分红,并让福老基金受益。而作为融资杠杆的福老基金,再进一步撬动更多的资金。

  不过,时宝光强调,在此过程中,民政局和捐赠方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乐观回报预期

  一位学者指出,老年住宅不仅需要“无障碍”的居住活动空间,还需要有公共服务网络及较齐备的医疗康复设施,其开发成本比普通住宅高10%-20%,有的甚至在50%以上。由于造价高、投资额大,资金回收期也颇长。但天津方面对养老宜居社区的未来盈利,有着乐观预期。

  如前文所述,由于政府承诺将提供低价土地,对资金的最大需求主要来自建设开发。按民政局和福老基金会设计,老人们入住社区需要交纳会员费,即为“本金”。本金的计算,是按老人的入住面积,计算建设成本和三年财务成本,由此得出房屋使用权的价格。“相当于老人们的钱把房子给修了起来。”时宝光介绍,该价格约是同区位商品房市场价格的80%。

  老人退出后,这笔“本金”将如数归还,相当于开发商又将使用权回购,再出卖给新入住的老人。通过收取“本金”回笼资金的同时,房子的产权并未转移,开发商作为物业的持有者,可以将资产抵押,再进一步融资开发新的项目。为此,福老基金会还注册了福老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同样享受政府“零注册”税收优惠政策。

  老人每月还须再为养老和物业服务支付费用,这将为运营商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时宝光表示,此种投资模式短期的收益率不会特别高,但是周期长且回报稳定。在他看来,中低端的养老机构是不赚钱的,大部分需要政府去覆盖、保障;高端的项目,则完全可以盈利。

  以盈利为基本出发点,天津的老年宜居社区定价颇高。以上河苑为例,其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们入住首先要缴纳会员费,以6000元一平方米的成本价计算,按使用面积出售给老人使用权;老人入住后,每月还要缴纳3000元-4000元的服务费用,这才是老年宜居社区的盈利点。

  2010年,天津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24293元。“双方都是老干部的恐怕才住得起吧。”上河苑的工作人员感叹。

  不过,作为一个试点性的项目,上河苑的第二期和第三期不再继续修建老年公寓,而改为开发别墅和普通高层公寓。期望以普通商品房的销售,分担老年社区运营的风险以及资金的压力。

  补贴错位争议

  随着老龄化加剧,政府投入向养老服务倾斜。包括天津在内的地方政府,都在推动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家政服务等项目,并将其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部分由政府购买服务。

  天津的老年宜居社区计划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2011年年初,上河苑主动前往地方民政部门,询问是否能注册为民办非企业,从而享受养老机构的补贴待遇。不过,这一申请尚无下文。

  当地民政局的一位官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市级民政局对老年宜居社区的定位不明确,迟迟未给出答复。在该官员看来,政府不应去支持此类高端的项目。“政府要给政策,就要给到低端的人群,要给兜底的保障。”

  他强调,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大的问题,是基本服务供给不足,“穷人养不起老”,政府应该做的是面向这些低收入群体,或支持中低端的养老院,或提供补贴,“这种高端的项目,让市场决定”。

  与中国的其他大城市一样,天津市也面临着养老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的困局。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市从2005年开始,老年人口呈加速增长趋势,位居全国前列。截止到2010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76.4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91%。预计到2020年,四个天津人中将有一个是老年人。而当前,天津市306家养老服务机构、26423张床位,远远无法满足城市中十几万瘫痪老人的养老需求。

  在此种背景下,天津市动用公租房的土地以及公益基金会去支持高端项目的行为,不少学者认为有补贴错位之嫌。

  按照规定,天津的公租房定位于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老年宜居社区所面向的高收入老人,并不符合这样的制度要求。

  将公益基金全部用于投资盈利性的投资公司,也在业内多有非议。一名基金会专家表示,公益基金的全部收入用于投资,有可能是进行社会企业投资,但立足应在非盈利的公益事业。不过,“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可能是不盈利的项目吗?”上述民政局官员反问。

  学界质疑,政府将公共财政用于补贴少数高端群体,将让普通老百姓难以从中受益。社科院学者杨团解释,当前中国老年人的状况及政府应保障的服务,是一正一反两个金字塔。正金字塔的基角,是低龄的健康老人,顶端则是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倒金字塔的顶端,是政府应为这些弱势老人购买的大量专业服务,而底端是对健康老人的少量支持。

  在她看来,政府对面向少数富裕的健康老人的项目提供的支持,“定位是完全错误的”。杨团强调,这样的投入方式,既不能解决大多数老人的实际问题,还可能因监管的疏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最终由企业从中获利。

  补贴错位的争议之外,在未富先老的格局下,不少官员和学者对高端养老社区前景也不看好。“不符合国情。”上述民政局官员表示,就当前中国老人普遍贫穷的情况来看,真正有钱的健康老人,一个月4000元的开支,也足以请个好保姆在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杨团则分析,根据她之前所做的调研,有着较高支付能力的低龄老人,并没有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真正需要机构养老服务的高龄老人,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定价空间,护理服务的高人力、管理成本更抑制了企业的利润。高端养老机构空置率高,已成普遍现象。

  目前,对于未来的利润回报,时宝光表示,事实上无论是民政局还是福老基金会,都还没有明确的测算。尽管市场资本纷纷看好养老社区,但在收益上,各方都还只有一个概念。

  至于天津老年宜居社区的市场前景究竟如何,时宝光表示,“还是先做出一个样本来再说”。

来源于网络

评论 时间: 2011-7-12 9:05:31 作者: adminq 点击:
相关资讯: